原創 陳洲 通信信息報
近年來,隨著5G網絡的大力布局,大數據產業幾乎同步高速發展,已融入到經濟生活的方方面面。
大數據作為5G新基建的重要一環,無論在民生還是工業領域,都能起到無可替代的作用。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到來,“人口紅利”逐漸消失,而“數據紅利”正穩步到來。如何更好地釋放“數據紅利”?如何掐準節點拓寬產業轉型?在數字經濟時代,數據紅利的形成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我國大數據產業
增幅領跑全球
日前開幕的2021中國互聯網大會正式發布了《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2021)》(以下簡稱“報告”),其中披露了多項中國互聯網基礎資源和基礎應用數據。報告顯示,2020年,我國大數據產業規模達到718.7億元,同比增長16.0%,其增幅領跑全球大數據市場。大數據在金融、醫療健康、政務幾個領域成績突出。
當然,這些成績還是不夠的,在中國互聯網大會鏈網協同創新發展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表示,大數據的重要性,無論是社會治理能力,還是智慧城市建設,以及對國家網絡安全來講,都是非常重要的,國家也非常重視。“但要注意,我們需要數據活起來,要適應中國的特點。”
因此,下一步是如何盤活數據。
運營商大力建設數據中心
為數字經濟賦能
據IDC測算,我國擁有的數據量全球占比將從2018年的23.4%提升到2025年的27.8%。也就是說,我國擁有的數據資源優勢明顯,數據市場發展潛力巨大。為此,需要建設更多的數據中心予以承載。
作為5G雙千兆網絡的提供商以及運營商中最大的云提供商,被稱為領跑IDC行業“常青樹”的中國電信,在數據中心建設上一向超前投入,其傾心打造“2+X”模式,即內蒙、貴州兩個超大規模的云基地+378國內個數據中心的云網融合布局一向受到業界關注。據不完全統計,僅近3個月內,中國電信就開啟了多個數據中心的建設。例如:7月6日,江西電視臺新聞綜合頻道報道了中國電信中部云計算大數據中心二期項目基本建成,即將投入使用;6月29日,位于儀征經濟開發區大數據產業園的中國電信江北數據中心(儀征園區)正式開服;4月28日,中國電信(國家)數字青海新型大數據中心奠基儀式在海東河湟新區舉行。
大規模的數據中心建設一方面提高了產業間的信息交互水平,另一方面也為我國數字經濟建設賦能,成為加速萬物互聯時代到來的助推器。
大數據產業加持
“數據紅利”的到來
大數據作為產業轉型升級的有力工具,在民生領域,將會拓寬交通、文旅、醫療、教育等的新應用場景;在工業領域,將重塑傳統產業,多維度賦能企業的智能化生產以及網絡化協同。
當前,數據正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關鍵生產要素,因此,如何釋放“數字紅利”?如何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新機遇,以此激發數字經濟的新動能?值得深思。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創新發展研究部副部長、工聯智庫專家戴建軍表示,未來的產業競爭將更加依賴數字創新,全球產業正在加快向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數字增加值在產業價值鏈中占比逐步提升。在數字創新方面領先的國家和地區將逐漸占據全球價值鏈上游,傳統依靠低成本勞動要素參與全球價值鏈的國家和地區將受到沖擊。
總之,“數據紅利”的到來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只有持續保持大數據產業的創新才能保證數字經濟更早地駛入“快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