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發展持續伴隨著人們溝通、消費、生產和交易方式的轉型,引起一系列經濟社會的數字化變革。在全球數字經濟蓬勃發展、國際產業分工加速轉移、世界貿易規則深刻重塑的宏觀背景下,產業互聯網平臺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傳統產業體系和商貿流通體系加速融合的產物,正成為驅動供應鏈產業鏈數字化轉型的重要力量。尤其是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產業互聯網平臺表現出強大的供應鏈韌性、管理韌性和交易韌性,成為企業應對疫情沖擊、及時復工復產和商業模式創新的“加速器”。在商務部、中央網信辦、發展改革委日前發布的《“十四五”電子商務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中,明確提出要“培育產業互聯網新模式新業態”“支持B2B電子商務平臺加速金融、物流、倉儲、加工及設計等供應鏈資源的數字化整合”,進一步明確了產業互聯網與電子商務的強關聯性,打開了“十四五”時期產業互聯網發展的新局面。
01
對產業互聯網平臺的價值認識
從全球發展歷程來看,歐美電子商務從消費端起步,在雄厚的工業基礎與強大的信息技術創新能力推動下,催生了傳統產業對電子商務的大規模應用,使得產業端電子商務很快成為主流,形成了高度數字化、網絡化的供應鏈體系。而我國則走出了一條與歐美電子商務發展迥然不同的路徑:我國工業化起步晚,前期充當了全球代工廠的角色,為滿足大量中小企業低成本獲取商機的需求,誕生了以信息提供和交易撮合為主的早期電子商務平臺。人口紅利的不斷釋放和數字基礎設施的不斷升級,造就了大量注重場景與應用創新的消費端電子商務企業。隨著我國制造業產能過剩、人口紅利逐漸消失,產業端電子商務發展迎來新商機,在農業、工業、交通出行、零售業等領域逐步滲透,呈現出更加多元化的特征。
從需求端來看,消費需求已經從工業時代的“求同”開始轉變為互聯網時代的“求異”,需求特征的顯著變化可能打破原有穩固的產業鏈關系,倒逼供給端價值鏈逆向傳導,傳統的基于規模經濟的大批量生產模式向小批量、多品種、個性化定制模式演進。隨著互聯網與傳統產業融合加深,產業互聯網平臺的最終價值在于讓正確的產品以最快的速度、最低的成本完成從最上游供應方到終端需求方的流轉,具體體現在整條供應鏈周轉率的提高、全渠道各環節存貨水平的降低和資金占用的減少、物流成本的優化,最終幫助終端企業和中間環節把生意做大、把各項成本費用壓低,并從中分享收益。
從供給端來看,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單一企業和工廠的數字化改造僅僅是基礎環節,其對最終產品成本和效率的影響有限,需要推動供應鏈產業鏈協同優化。盡管我國產業鏈體系較為完整,但各環節同類企業數量眾多、散亂且個體弱小,難以從產業鏈層次形成合力,是我國傳統企業競爭力的痛點。通過產業互聯網平臺的整合,尤其是B2B電子商務平臺為主的交易型產業互聯網平臺通過訂單驅動,集成前沿技術完成全產業鏈的智能調控,實現訂單產品全流程各環節降成本、提效率,逐步具備打通消費端渠道的能力,最終實現以消費數據引導生產端供給。
從運營模式上看,產業互聯網平臺可先從細分產業的單一標準化訂單產品入手,通過訂單驅動,把涉及產品制造的產業鏈上各企業連接起來,并在線下把工業傳感器布進產品制造涉及的每個企業相關車間的生產線,實現市場需求、生產制造、上游原材料供應、物流管理數據實時采集傳輸,形成數據流,在訂單驅動下,產業互聯網平臺通過人工智能算法,進行精準的全產業鏈資源匹配和生產調控,從提升單體企業數字化水平上升到全產業鏈的協同,從而更精準地進行全產業鏈各環節企業的生產運營調控和各類資源配置,最終推動從單一企業到全產業鏈降成本、提效率,實現具有工業性價比的個性化、柔性化、品質化生產。
因此,當產業互聯網平臺通過標準訂單連接了細分產業領域足夠數量的企業,建立起線上線下融合互通的產業體系,能夠更好地實現柔性制造和訂制生產的工業性價比,就可以逐步對接消費端數據,過渡到個性化訂單生產,實現商產融合發展。根據《規劃》內容,工業電子商務平臺將向數字供應鏈綜合服務平臺轉型,提供線上線下一站式服務,解決采購、營銷、配送、客戶服務等業務痛點;而產業鏈條上的眾多各類企業將依托電子商務平臺發展可視化、彈性化供應鏈業務體系,提升供應鏈快速響應能力,進一步提升產業現代化水平。《規劃》充分考慮了產業互聯網企業目前的發展路徑,將更好地推動供應鏈數字化轉型,促進產業互聯網與消費互聯網融合發展。
02
產業互聯網平臺引領供應鏈產業鏈數字化變革
隨著互聯網與產業融合加深,各行各業涌現出了大批產業互聯網平臺,平臺功能多元化、服務精細化水平不斷提升,為推動產業鏈資源的集聚整合和行業轉型升級發揮了重要作用。一是充分發揮供需匹配的網絡效應,優化供應鏈產業鏈不增值冗余環節,通過數據精準鏈接供需關系。基于產業互聯網平臺在供需信息發現和撮合方面具備的范圍更大、更充分的天然優勢,通過堅持用平臺和系統取代傳統模式下有限范圍內的人工找貨、詢報價,吸引越來越多的供需雙方加入平臺并形成正反饋的網絡效應,通過整合上下游供需、實現大規模分銷,可以同時實現產品采購成本、物流配送成本、資金成本的顯著降低。二是提升技術和數據服務的賦能效應,通過全鏈條的數字化改造和數據打通,賦能供應鏈產業鏈上下游。產業互聯網通過為各環節參與主體提供SaaS服務等方式促進其信息化改造,打通各環節參與主體從生產端到流通端的信息流,掌握相關數據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大數據分析和預判,從而推動供給端對終端需求的變化進行及時反應,真正實現C2M柔性供應鏈,也就是《規劃》中提到的“生產制造智能化”發展。
03
加速產業互聯網發展,推動供應鏈產業鏈數字化轉型
我國產業互聯網平臺的發展正面臨良好的發展機遇,要深入貫徹落實《規劃》中對電子商務“助力產業數字化轉型”以及“培育產業互聯網新模式新業態”的要求,結合當前建設及應用的基本情況,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好推進工作:一方面,加快平臺培育,深化供應鏈數字化轉型服務體系。培育一批產業互聯網平臺,加快打造以全供應鏈數據采集-流動-集成-分析-應用為核心的綜合服務體系。形成一批供應鏈系統性解決方案,推動平臺圍繞供應鏈關鍵環節,全面拓展研發設計、集中采購、協同制造、精準營銷、物流配送、監測診斷和維保回收等產品全生命周期服務。另一方面,引導龍頭工業企業圍繞全供應鏈場景積極拓展產業互聯網應用,并輻射帶動上下游中小企業加快采購、銷售、生產、倉管等關鍵環節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有效提升全供應鏈運營效率,加快打造全供應鏈主體敏捷響應、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的價值共創網絡。此外,還應盡快梳理總結產業互聯網平臺發展情況,繪制平臺發展圖譜,編制優秀案例集和相關專著,依托第三方行業組織,加大宣傳推廣和培訓力度。